三农机械 三农现代化BB肥设备公司
智能配肥机
ZPF50-606
ZPF50-405
车载式智能配肥机
BB肥设备
PHBK50-610
PHBK50-620
PHBK50-630
PHBK50-640
黑龙江掺混肥设备
山东掺混肥设备
PHBF50-620掺混肥设备
港口包装设备
水溶肥设备
全自动水溶肥设备
半自动水溶肥
湖北水溶肥生产线
山东10吨水溶肥设备
辊压造粒设备
辊压造粒设备ZLB-255型
辊压造粒设备ZLT-750型
机器人码垛设备
机器人码垛生产线
辅助设备
上料输送机
定量包装机
斗式提升机
破碎机
缝包机
·秦皇岛市委副书记张淑云莅临公司调研指导
·燃爆八月 发货季
·秦皇岛三农科技 掺混肥设备已发货
·设备装车完成 发往黑龙江

  咨询热线:0335-7090800

  传 真:0335-7090803

  手 机:13633330855

  联系人:张经理

  邮 箱:qhdsnjx@163.com

  销售客服QQ:281868468

  

  

详细内容  
什么是水肥一体化

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认为,广义的水肥一体化(integratedmanagementofwaterandfertilizer)是指根据作物需求,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,以水促肥、以肥调水,实现水肥耦合,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。

    狭义的水肥一体化是指灌溉施肥(fer-tigation),即将肥料溶解在水中,借助管道灌溉系统,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,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,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利用。

    与传统模式相比,水肥一体化实现了水肥管理的革命性转变,即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、浇地向浇庄稼转变、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、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。因此,有专家指出,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,更是建设“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”现代农业的“一号技术”。

现代农业“一号技术”

    水肥一体化是发展农业标准化、信息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需要。

    中国现有0.6亿公顷灌溉面积,基本都是传统的渠道输水、地面灌溉模式,农田水资源的分配、灌溉操作和灌溉系统的控制都靠人工到田间劳作,不但费时费力,而且浪费严重,效率低下。在水肥一体化模式下,农田输水实现管道化,田间灌溉通过喷滴灌实现高效灌溉。水肥一体化模式还可以十分方便的配备土壤水分自动监测、电磁阀自动控制、远程信息传输等现代设备,实现农田灌溉和施肥的自动控制,提高灌溉和施肥均匀性、及时性和简便性,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、信息化和集约化发展。

推广实施进程良好

   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,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日益被重视。

    2002年农业部开始设立旱作节水农业项目,开始灌溉施肥试验示范。2010年全国农技中心正式启动水肥一体化培训、示范、推广工作,组织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核心示范区,集中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。目前,该项技术已在近30个省(区、市)推广应用,由棉花、果树、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到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大豆等粮食作物,每年推广应用面积266.7万公顷。

    2012年,国务院印发《国家农业节水纲要(2012-2020)》,强调积极发展水肥一体化。农业部下发《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》和《全国农田节水示范活动工作方案》,将水肥一体化列为主推技术,强化技术集成和示范展示。

    2013年,农业部印发《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15年,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533.3万公顷以上,实现节水50%以上,节肥30%,粮食作物增产20%,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的目标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,把发展水肥一体化放在重要位置。如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等地由政府领导牵头,成立领导小组,制定规划、下发文件,整合多方资金,加大投入力度,有力地推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普及。

水肥一体化在国外

    水肥一体化起源于无土栽培,并伴随高效灌溉技术的发展得以发展。18世纪末,英国的JohnWoodward将植物种植在土壤的提取液中。这是最早的水肥一体化栽培。

    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细流灌溉技术的试验可以追溯到19世纪,但是真正的开始应该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。在70年代,由于便宜的塑料管道大量生产,极大地促进了细流灌溉的发展,推动了细流灌或微灌系统包括滴灌、微喷雾灌以及微喷灌等技术的进步。在过去的40多年里,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世界迅猛发展。

    美国

    1913年建成了第一个滴灌工程,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,在灌溉农业中60%的马铃薯、25%的玉米、33%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。开发应用了新型的水溶肥料、农药注入控制装置,用于水肥一体化的专用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8%。现在加利福利亚州已建立了完善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及服务体系,果树生产均采用了滴管、渗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,成为世界高价值农产品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典型。

    德国

    1920年在水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突破,使水从孔眼流入土壤。20世纪50年代塑料工业兴起后,高效灌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,而且灌水与施肥很快结合进行,发展成为一种高精度控制土壤水分、养分的一种农业新技术。荷兰

    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,温室数量大幅增加,通过灌溉系统施用的液体肥料数量也大幅增加,水泵和用于实现养分精确供应的肥料混合罐也得到研制和开发。澳大利亚

    近年来,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迅速,2006~2007年设立总额100亿澳元的国家水安全计划,用于发展灌溉设施和水肥一体化技术,并建立了系统的墒情监测体系,用于指导灌溉施肥。

    以色列

    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,以色列开始普及灌溉施肥技术,1964年建成了用于灌溉施肥的全国输水系统(NationalWaterCarrier),全国耕地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应用加压灌溉施肥系统,包括果树、花卉、温室作物、大田蔬菜和大田作物。20世纪80年代初,以色列的灌溉施肥技术开始应用到自动推进机械灌溉系统,施肥系统也由过去单一的肥料罐,发展为肥料罐、文丘里真空泵和水压驱动肥料注射器等多种模式并存,并且引入电脑控制技术及设备,养分分布的均匀度显著提高。在以色列,将近80%的灌溉耕地采用灌溉施肥方法,超过50%的氮和磷以及65%的钾都是以灌溉施肥的方法施用的。

    此外,水肥一体化发展较快的还有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法国、印度、日本、南非等国家。据第六次国际微灌大会资料,从1981~2000年的19年间,世界微灌面积增加了633%,平均每年增加33%,达到373.33多万公顷,大部分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。进入21世纪,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更加迅速,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,同时与水肥一体相配套的水溶肥研制和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设备生产、肥料配置、推广服务体系。   李影

责任编辑:王伟
 
返回>>
友情链接  
三农电商 |  化肥农药设备网 |  微肥网 |  秦皇岛三农机械 |静态应变仪 |  电荷放大器
Copyright 2012 秦皇岛三农现代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  冀ICP备19021257号-3  返回首页顶部 技术支持:秦皇岛网络公司